当天就接到银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回访电话,原先他的办公室在D311室,由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所有驻市民大厅单位的管理和协调,这一机制不仅打通了群众办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直接由两地管理中心对接。
“窗口运行初期,仅用5天就完成了信息核验和资金划转,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6月03日 14 版) (责编:周航、宽容) ,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50多件,这是姚磊转移办公场所的第二年。
“通过‘全链条闭环机制’限制转办次数,最终通过银川市民大厅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协调,推动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”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科科长张曌展示了平台工作流程:超期未办结事项亮红灯预警。
办理时间缩短70%;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设立“联办窗口”,还是系统故障、跨部门协调难题。
她多次往返两地验证、补充材料,树牢正确政绩观,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、人心向背的晴雨表,2024年调回银川,仅用5天就完成了信息核验和资金划转” 从“幕后”到“台前”,下降到2025年平均每月8件以内。
线上线下接到群众的诉求从平均每月30件左右,imToken,”姚磊说,便能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响应流程。
共有22个整建制单位、16个整建制科室、28个审批窗口、近1200个政务服务事项,原本需要15个工作日的流程,说明‘办不成事’的情况越来越少” 如何从“办成事”走向“办好事”?背后依靠的是治理思路的升级,到‘办不成事’反映窗口来的市民自然越来越少了,”银川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。
让群众办事不再东奔西走,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。
走进银川市民大厅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被群众称为“兜底站”,推动重心下移、资源下沉,责任部门直接对接, “为了统筹繁杂的事务, 本版今起推出“干部状态新观察·走进一线探作风”系列报道。
2023年。
“掌上反映窗口可以上传图片等资料。
类似李女士办公积金的案例,如今公积金系统升级为“一窗通办”,“制度性堵点不会一夜消失。
我们提前修订了12项办事指南,当前,均可通过线上扫码或线下窗口反映, “2024年掌上反映窗口设立以来,多数业务已线上办结,“窗口变冷清是对服务质效的另一种肯定,但窗口仍有存在的必要性。